第2章 濒死之家
关灯
小
中
大
鸡叫第二遍时,沈明珠醒了。
她摸着炕席上的红薯渣,想起昨夜的甜粥,舌尖还残留着暖意。
往常这个时候,她总觉得胸口像压着块石头,喘不过气,今天却觉得轻快许多,浮肿的眼皮也能完全睁开了。
“明珠,喝口水。
”二姐沈秀兰端着陶碗过来,碗里是清澈的灵泉水。
自打昨夜分了红薯,她便留了个心眼,趁弟弟进空间时偷偷观察,见他从井里舀水,便知道这水定有古怪。
沈明珠咕嘟喝了两口,突然指着碗惊呼:“二姐,水里有光!”碗底泛着细碎的金芒,随水波晃动,转瞬即逝。
沈秀兰忙捂住她的嘴,glancedtoward东厢房——三个姑姑还在熟睡,只有巧儿翻了个身,吧唧着嘴呓语:“红薯,甜……” “别声张。
”沈秀兰低声道,“这是你哥在后山泉眼接的水,能治病。
”她摸着妹妹的手,从前像老树皮般粗糙的指节,此刻竟柔软了些,心里又惊又喜。
正说着,沈默诚推门进来,肩上落着雪粒。
他刚从生产队回来,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菜饼——这是给小妹和巧儿的“加餐”,用他上午帮赵铁柱家挑水换的。
“爹临死前说,玉佩是老沈家的根。
”沈默诚坐在炕沿,看着弟弟脖子上的玉佩,声音低沉,“咱爹娘走得急,没来得及说清楚,如今这东西到了小轩手里,是咱沈家的福气,也是担子。
” 沈默轩点点头,从空间里取出三双草鞋:“哥,二姐,这是用空间里的麻编的,比稻草结实。
明天上工穿这个,别再穿露脚趾的鞋了。
”他顿了顿,又拿出一小袋棉籽:“二姐,这些棉花种咱们开春种在后山阴坡,就说从镇上换的改良品种。
” 沈秀兰接过棉籽,指尖摩挲着饱满的种粒,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她亲眼看见公社干部把好棉花全收走,剩下的秕子种下去根本不结桃。
“要是咱自己种的棉花能纺线,”她眼睛发亮,“换的布票够给明珠做件新棉袄了。
” 三人正说着,东厢房传来响动。
大姑沈刘氏扶着墙坐起来,剧烈的咳嗽震得炕席发颤:“秀兰,锅里还有糊糊吗?你二姑咳了半宿,怕是撑不住了。
” 沈默轩心里一紧,原主记忆里,二姑就是在这个冬天咳血而亡。
他忙从空间里舀了碗灵泉水,掺了些捣碎的红薯,端给二姑:“二姑,喝这个,后山的野草根泡的,治咳嗽管用。
” 二姑沈李氏接过碗,浑浊的眼睛盯着水面:“小轩,你说实话,这水是不是……”她没说完,大姑已经凑过来,盯着碗里的红薯块:“哪来的甜薯?莫不是偷了生产队的?” 沈默诚忙摆手:“娘,是小轩在后山发现的野地瓜,没动集体的。
”他看向三个姑姑,“咱家人多嘴杂,这事千万别往外说,不然被赵铁柱那小子知道,又要去公社告黑状。
” 三姑沈张氏揉着太阳穴坐起来,她虽年轻,却因长期饥饿得了眩晕症:“放心,咱老沈家什么时候出过卖主的人?只是这荒年腊月的,野地瓜哪能长这么大?”她盯着沈默轩的玉佩,“你爹娘留下的东西,怕是有灵性吧?” 沈默轩和大哥二姐交换眼色,决定对姑姑们坦白部分真相。
他举起玉佩:“三位姑姑,这玉佩里有个小空间,能种些东西,养些牲口,就是地方不大,得省着用。
”他没提灵泉的治病功效,只说空间里的作物生长快,“以后咱们夜里种地,白天照常上工,吃的就从空间里拿,千万别让人看出门道。
” 大姑沈刘氏颤抖着摸了摸玉佩,老泪纵横:“他叔(指沈默轩父亲)临走前说,沈家祖上是宫里的农正,说不定这玉佩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她抹了把泪,“咱们就当不知道,你们兄妹仨看着办,该藏的藏,该瞒的瞒,别学村里那些长舌妇,嘴上没把门的。
” 早饭是红薯糊糊掺野菜,因加了灵
她摸着炕席上的红薯渣,想起昨夜的甜粥,舌尖还残留着暖意。
往常这个时候,她总觉得胸口像压着块石头,喘不过气,今天却觉得轻快许多,浮肿的眼皮也能完全睁开了。
“明珠,喝口水。
”二姐沈秀兰端着陶碗过来,碗里是清澈的灵泉水。
自打昨夜分了红薯,她便留了个心眼,趁弟弟进空间时偷偷观察,见他从井里舀水,便知道这水定有古怪。
沈明珠咕嘟喝了两口,突然指着碗惊呼:“二姐,水里有光!”碗底泛着细碎的金芒,随水波晃动,转瞬即逝。
沈秀兰忙捂住她的嘴,glancedtoward东厢房——三个姑姑还在熟睡,只有巧儿翻了个身,吧唧着嘴呓语:“红薯,甜……” “别声张。
”沈秀兰低声道,“这是你哥在后山泉眼接的水,能治病。
”她摸着妹妹的手,从前像老树皮般粗糙的指节,此刻竟柔软了些,心里又惊又喜。
正说着,沈默诚推门进来,肩上落着雪粒。
他刚从生产队回来,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菜饼——这是给小妹和巧儿的“加餐”,用他上午帮赵铁柱家挑水换的。
“爹临死前说,玉佩是老沈家的根。
”沈默诚坐在炕沿,看着弟弟脖子上的玉佩,声音低沉,“咱爹娘走得急,没来得及说清楚,如今这东西到了小轩手里,是咱沈家的福气,也是担子。
” 沈默轩点点头,从空间里取出三双草鞋:“哥,二姐,这是用空间里的麻编的,比稻草结实。
明天上工穿这个,别再穿露脚趾的鞋了。
”他顿了顿,又拿出一小袋棉籽:“二姐,这些棉花种咱们开春种在后山阴坡,就说从镇上换的改良品种。
” 沈秀兰接过棉籽,指尖摩挲着饱满的种粒,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她亲眼看见公社干部把好棉花全收走,剩下的秕子种下去根本不结桃。
“要是咱自己种的棉花能纺线,”她眼睛发亮,“换的布票够给明珠做件新棉袄了。
” 三人正说着,东厢房传来响动。
大姑沈刘氏扶着墙坐起来,剧烈的咳嗽震得炕席发颤:“秀兰,锅里还有糊糊吗?你二姑咳了半宿,怕是撑不住了。
” 沈默轩心里一紧,原主记忆里,二姑就是在这个冬天咳血而亡。
他忙从空间里舀了碗灵泉水,掺了些捣碎的红薯,端给二姑:“二姑,喝这个,后山的野草根泡的,治咳嗽管用。
” 二姑沈李氏接过碗,浑浊的眼睛盯着水面:“小轩,你说实话,这水是不是……”她没说完,大姑已经凑过来,盯着碗里的红薯块:“哪来的甜薯?莫不是偷了生产队的?” 沈默诚忙摆手:“娘,是小轩在后山发现的野地瓜,没动集体的。
”他看向三个姑姑,“咱家人多嘴杂,这事千万别往外说,不然被赵铁柱那小子知道,又要去公社告黑状。
” 三姑沈张氏揉着太阳穴坐起来,她虽年轻,却因长期饥饿得了眩晕症:“放心,咱老沈家什么时候出过卖主的人?只是这荒年腊月的,野地瓜哪能长这么大?”她盯着沈默轩的玉佩,“你爹娘留下的东西,怕是有灵性吧?” 沈默轩和大哥二姐交换眼色,决定对姑姑们坦白部分真相。
他举起玉佩:“三位姑姑,这玉佩里有个小空间,能种些东西,养些牲口,就是地方不大,得省着用。
”他没提灵泉的治病功效,只说空间里的作物生长快,“以后咱们夜里种地,白天照常上工,吃的就从空间里拿,千万别让人看出门道。
” 大姑沈刘氏颤抖着摸了摸玉佩,老泪纵横:“他叔(指沈默轩父亲)临走前说,沈家祖上是宫里的农正,说不定这玉佩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她抹了把泪,“咱们就当不知道,你们兄妹仨看着办,该藏的藏,该瞒的瞒,别学村里那些长舌妇,嘴上没把门的。
” 早饭是红薯糊糊掺野菜,因加了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