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墨儒合流(思想重构)
关灯
小
中
大
卫满抱着新制的"水纹听器"冲来:"堤坝底部出现裂缝,还有三个时辰!"
铁蛋猛地挣脱束缚,将《禹贡》竹简铺在青铜垫板上:"公孙先生请看,禹贡九州图上的河道走向,与我们用齿轮测算的水势完全吻合!"他蘸着河水画出等高线,"圣人之法,本就该因时而变。
" 公孙弘的手指在竹简上颤抖,突然发现《禹贡》注疏的空白处,不知何时被人用墨线勾勒出齿轮与水闸的联动图——正是他昨夜苦思的堵水方案。
"试试吧。
"李岩递过刻着"墨儒"二字的青铜令箭,"当年子夏在西河设教,也未曾拒斥百工之技。
" 当第一架改良的"连弩式抛石机"将埽工料投入决口,公孙弘突然想起《论语》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箴言。
他望着铁蛋用算筹计算抛射角度,卫满用《墨子》的"备水"篇校准闸口,忽然意识到:所谓圣人之道,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竹简,而是能解百姓疾苦的真章。
三日后,修复的堤坝上竖起一块特殊的界碑:正面刻着《禹贡》治水图,背面铸着墨家机关榫卯,中间用大篆刻着"道器合一"四字。
公孙弘摸着界碑上的齿轮纹路,突然向铁蛋深揖及地:"老夫今日方知,'君子不器'非是轻器,而是驭器以载道。
" 消息传回太学,震动了整个士林。
当铁蛋带着沾满泥浆的算筹回到太学时,发现昨日还在争吵的儒生们,正围在百工礼器旁记录齿轮钟摆的运行轨迹。
公孙弘的弟子们甚至将《春秋》微言刻在青铜齿轮上,随着钟摆转动,竟能自动推演节气变化。
"诸位可听说过'墨儒十诫'?"李岩突然拿出一卷羊皮纸,上面画着齿轮与玉磬交织的图案,"即日起,太学设立'器学博士',凡通《周礼》又精机关者,可封'双修博士'。
" 殿中哗然。
一名老儒生突然站出,展开祖传的《乐记》残卷:"老朽发现,《乐记》中的'八音克谐',竟与墨家的'共鸣腔'原理相通!"他指向礼器顶部的编钟,"若按齿轮比例调整钟体厚度,可让乐声更合'中庸'之道。
" 卫满眼睛一亮,立刻掏出青铜卡尺:"正该如此!当年曾侯乙编钟的音准,不正是靠厚薄
" 公孙弘的手指在竹简上颤抖,突然发现《禹贡》注疏的空白处,不知何时被人用墨线勾勒出齿轮与水闸的联动图——正是他昨夜苦思的堵水方案。
"试试吧。
"李岩递过刻着"墨儒"二字的青铜令箭,"当年子夏在西河设教,也未曾拒斥百工之技。
" 当第一架改良的"连弩式抛石机"将埽工料投入决口,公孙弘突然想起《论语》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箴言。
他望着铁蛋用算筹计算抛射角度,卫满用《墨子》的"备水"篇校准闸口,忽然意识到:所谓圣人之道,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竹简,而是能解百姓疾苦的真章。
三日后,修复的堤坝上竖起一块特殊的界碑:正面刻着《禹贡》治水图,背面铸着墨家机关榫卯,中间用大篆刻着"道器合一"四字。
公孙弘摸着界碑上的齿轮纹路,突然向铁蛋深揖及地:"老夫今日方知,'君子不器'非是轻器,而是驭器以载道。
" 消息传回太学,震动了整个士林。
当铁蛋带着沾满泥浆的算筹回到太学时,发现昨日还在争吵的儒生们,正围在百工礼器旁记录齿轮钟摆的运行轨迹。
公孙弘的弟子们甚至将《春秋》微言刻在青铜齿轮上,随着钟摆转动,竟能自动推演节气变化。
"诸位可听说过'墨儒十诫'?"李岩突然拿出一卷羊皮纸,上面画着齿轮与玉磬交织的图案,"即日起,太学设立'器学博士',凡通《周礼》又精机关者,可封'双修博士'。
" 殿中哗然。
一名老儒生突然站出,展开祖传的《乐记》残卷:"老朽发现,《乐记》中的'八音克谐',竟与墨家的'共鸣腔'原理相通!"他指向礼器顶部的编钟,"若按齿轮比例调整钟体厚度,可让乐声更合'中庸'之道。
" 卫满眼睛一亮,立刻掏出青铜卡尺:"正该如此!当年曾侯乙编钟的音准,不正是靠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