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方士献丹(科学打假前奏)

关灯
    咸阳宫前殿的青铜鼎里燃着沉水香,卢生穿着绣满星象的道袍,在六十四名方士的簇拥下缓步上前。

    他掌心托着的玉盘里,三颗鸽卵大小的金丹泛着琥珀色光泽,在晨光中流转着细碎金粉——那是方士们宣称"采日月精华,炼就九转还丹"的神物。

     "陛下,此丹乃臣率弟子于东海蓬莱岛炼制,以二十八星宿方位聚气,经九九八十一天文武火淬炼......"卢生的声音抑扬顿挫,袖口垂下的符篆随动作轻摆,李岩眼尖地看见符篆边缘隐约有齿轮状纹路。

     "哦?"李岩把玩着手中的鎏金酒樽,樽底刻着他偷偷用指甲划的元素周期表片段,"听闻此丹可让人轻若鸿毛,御风而行?"他转头看向百工署丞,"取朕的'权衡之器'来。

    " 殿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旧贵族们交头接耳,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口中的"权衡之器"。

    卢生的瞳孔却微微收缩——那是个由青铜天平、玛瑙砝码和水晶容器组成的装置,正是他昨夜在百工署密道里见过的"密度检测仪"。

     "请道长演示,金丹为何比寻常丹药轻盈。

    "李岩指节叩击天平,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

    卢生咬咬牙,伸手取过一颗金丹放入左盘,右盘里慢慢添加砝码。

    当砝码堆到第三块时,天平突然向金丹一侧倾斜,殿内响起惊呼声。

     "不可能!"卢生失声惊呼,"此丹已脱胎换骨,应比云雾更轻......" "卢先生可知,何为'密度'?"李岩拿起水晶容器,注入透明液体,"这是水银,密度为每立方寸十三点六斤。

    "他将金丹放入水中,金丹迅速沉底,"而真正的'至纯之物',当如这水银般——"他舀起一勺水银,任其在掌心流动却不沾手,"重而不浊,密而不僵。

    " 方士们面如土色。

    李岩示意百工学生抬出另一架天平,左盘放上与金丹等体积的水银,右盘则放上金丹。

    当校秤的铜球滑到刻度末端时,右盘仍高高翘起——水银竟比金丹重了足足七成。

     "卢先生说金丹采日月精华,"李岩拿起金丸,指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