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海捕鱼

关灯
    满了信心。

     在部落那间略显简陋的工坊里,老人坐在地上,周围摆放着一些从周边搜集来的材料,准备制作一个能在海上为部落指引方向的指南针。

     老人先是找来一块质地较为光滑的磁石。

    接着,他又精心挑选了一块圆形的薄木板,木板是用部落里常见的一种质地较轻且不易变形的树木制成,经过打磨后,表面平整而光滑。

     老人用刀子在木板的中心位置小心地挖出一个浅浅的凹槽,随后把磁石放置其中,确保磁石能够稳稳地固定住。

    为了保护磁石且让整个装置更美观,他又取来一些柔软的兽皮,裁剪成合适的大小,仔细地包裹在磁石和木板的结合处,用细小的藤条将兽皮紧紧扎牢。

     然后,老人在木板上刻画出一些简单的标记,以磁石的一端所指方向为基准,在对应的木板边缘处刻上一道深深的划痕,代表着他们指的某一个固定方向,比如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等。

    其余方向也依次做上不同的记号,方便辨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让指南针在船上能保持平稳,更好地发挥作用,老人又用几根粗细适中的树枝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支架。

    支架呈三角形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将装有磁石的木板放置在支架上,无论怎么晃动,木板总能较快地恢复到水平状态,磁石所指方向也能清晰呈现。

     当这个简易的指南针制作完成后,老人将它捧在手中,在工坊里试着转动不同的角度,观察磁石所指方向的准确性。

    经过多次验证,确认无误后,他带着指南针来到渔船上,把它安置在船头一处显眼且平稳的位置,部落成员们围过来,好奇又期待地看着这个神奇的小物件,他们知道,往后出海,这个指南针就能像海上的明灯一样,帮助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准方向,安全归航,同时老人也给他们讲解一下如果指南针坏了的应付方法。

     一是利用太阳。

    在白天,太阳是很好的方向参考。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

    如果是上午,知道太阳升起的大致方向后,就可以据此判断其他方向。

    比如,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下午则相反,面对太阳的方向是西,背后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不过,要注意太阳位置会随着时间移动,所以要根据大概时间来判断。

     二是观察星星。

    在晴朗的夜晚,星星也能帮助辨别方向。

    北极星是比较可靠的标志,它几乎位于北极的正上方。

    要找到北极星,可以先找到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形状像一个大勺子,从勺口最外侧的两颗星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五倍距离,就能看到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它所在的方向基本就是北方。

     三是通过观察风向和海浪。

    在这片熟悉的海域,部落成员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风向和海浪的规律。

    比如,常年的海风可能从某个方向吹来,或者某个区域的海浪总是朝特定方向涌动,通过这些规律也能辅助判断方向。

    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不那么精准,需要结合其他信息一起使用。

     除了自然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辅助导航。

     一种是测深锤。

    在浅海区域,测深锤可以帮助判断位置。

    它主要由一个重物和一条长绳组成,将重物沉入海底,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判断水深。

    部落成员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在不同的区域大概的水深情况,从而推测自己所处的位置。

    例如,如果在某个区域以往测到的水深是10米左右,当测深锤显示接近这个深度时,就有可能在这个熟悉的区域附近。

     另一种是航海日志。

    每次出海都认真记录航行的时间、速度、风向、海浪情况以及所经过的地标等信息。

    如果指南针坏了,就可以参考航海日志来推测船的位置和航向。

    比如,记录显示在某个时间段以一定的速度顺着某个风向航行,经过了一片特殊的礁石区,那么当遇到类似的风向和估计航行时间后,就可以猜测可能接近这片礁石区,进而调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