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江西虽好,但我决定移民安徽
关灯
小
中
大
植的思想。
王阳明问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王阳明对杨植是以“你我”相称,已经是十分亲近了。
杨植回答说:“自然是考功名,走科举正途。
” 王阳明赞叹一声:“小哥儿有志气!”话锋一转:“老夫忝为科场前辈,在这里告诫你几句。
科举一途,其实运气占很大的成分。
可惜你人在江西,要有心理准备。
” 大明四大科举地狱: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 这四地文教昌盛,考生巨多。
秀才录取率还稍微高一些,约百分之十;但乡试录取率大都在百分之四。
能在这四地从县试府试乡试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的考生,无一不是学问、运气双一流的人物。
杨植心中有五分感动。
自己与王阳明有天壤之别,以王阳明的身份能关心自己的前途,史书所言确实不虚。
只听王阳明又说:“我皇明科举,共分为三榜,曰南榜北榜中榜。
南榜中试最难,北榜次之,中榜则最易。
若在贵州,只要你能读书识字写一篇百字文章,即可录为秀才。
我当年被贬贵州龙场驿,与当地提学李尊白大人相识。
只可惜你不是贵州籍,不然我修书一封给李尊白大人,你中秀才中举人轻而易举。
” 王阳明口中说着,心中已有主意,却将眼睛斜睨身后一直默不作声当背景板的袁守诚百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守诚上前一步对王阳明说:“先生,这小子一心想学我袁家刀法,我看今天就收他当个儿子,把他户籍从江西民户转到中都的军户去。
” 杨植呆住了,还有这种骚操作? 为造福最早从龙的老乡,大明皇帝把老家凤阳、徐州、庐州等江北五府与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同列于中榜,这几地的科举难度大大减少。
自己在中都不但立刻翻身变成京城人士,而且科举中试的几率立刻提高十倍。
但是这算高考移民吗? 袁守诚瞪一眼杨植,说道:“小子,怎么不愿意了?我现下没有子女,你给我当儿子,白捡一个百户,真的是便宜你了。
你要在江西,别说读书,我看你连老婆都讨不起。
” 杨植惊讶不已,反问道:“为什么笃定我讨不到老婆?江西女子出嫁,彩礼很高吗?” 王阳明无奈地说:“拙荆就是江西女子,当年我结婚时,江西彩礼并不算高。
但如今江西人经商外出、读书入仕遍布天下,江西女子已经睁眼看世界,索要的彩礼冠绝大明了!” 袁守诚又冷笑说:“你在江西毫无身家,只能给人帮佣,哪有钱哪有时间读书,更不要说讨老婆了。
真想不通你这种普通又自信的男人哪来的底气!”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忍! 面对冷酷无情的现实,普信男杨植只能屈服:“我可以认你为父,但是我有三个条件。
” 袁守诚好奇地问:“你且说说看,什么条件。
” 杨植说:“第一,我认你为父,但不改姓。
日后所生长子姓袁,继承袁家香火。
”看看袁守诚的脸色,杨植又补充说:“如果我只有一个儿子,也让他姓袁,有三个、四个儿子,让两个都姓袁。
” “好。
”王阳明在旁边拍手说道。
“杨小哥不忘本,真乃品行纯粹之人。
” 袁守诚眨眨眼,问:“另外两个条件呢?” 杨植说:“第二个条件就是以后不得打我,教我刀法时也不行。
第三个条件就是不能干涉我。
” 袁守诚一口答应下来,杨植松了口气,当下跪倒,口称父亲。
王阳明笑呵呵地说:“我这边军事之事已了,以后只有民政,百户可以回南京复命了。
”又对杨植说:“今日起,你已不是失怙之人,当有责任之心。
此去中都,应专心研磨八股制艺,望你早日中试,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打出一片天地。
” 这时代九成九的读书人只能被称为有见识有学问,能被称为有学术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无非湛若水、罗钦顺、王阳明三人。
王阳明没有门户之见,又期许杨植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杨植在前世也从未听过有如此至诚君子。
杨植心中已是十分感动,他鞠躬行礼:“先生之言,小子定当铭记于心。
”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王阳明问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王阳明对杨植是以“你我”相称,已经是十分亲近了。
杨植回答说:“自然是考功名,走科举正途。
” 王阳明赞叹一声:“小哥儿有志气!”话锋一转:“老夫忝为科场前辈,在这里告诫你几句。
科举一途,其实运气占很大的成分。
可惜你人在江西,要有心理准备。
” 大明四大科举地狱: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 这四地文教昌盛,考生巨多。
秀才录取率还稍微高一些,约百分之十;但乡试录取率大都在百分之四。
能在这四地从县试府试乡试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的考生,无一不是学问、运气双一流的人物。
杨植心中有五分感动。
自己与王阳明有天壤之别,以王阳明的身份能关心自己的前途,史书所言确实不虚。
只听王阳明又说:“我皇明科举,共分为三榜,曰南榜北榜中榜。
南榜中试最难,北榜次之,中榜则最易。
若在贵州,只要你能读书识字写一篇百字文章,即可录为秀才。
我当年被贬贵州龙场驿,与当地提学李尊白大人相识。
只可惜你不是贵州籍,不然我修书一封给李尊白大人,你中秀才中举人轻而易举。
” 王阳明口中说着,心中已有主意,却将眼睛斜睨身后一直默不作声当背景板的袁守诚百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守诚上前一步对王阳明说:“先生,这小子一心想学我袁家刀法,我看今天就收他当个儿子,把他户籍从江西民户转到中都的军户去。
” 杨植呆住了,还有这种骚操作? 为造福最早从龙的老乡,大明皇帝把老家凤阳、徐州、庐州等江北五府与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同列于中榜,这几地的科举难度大大减少。
自己在中都不但立刻翻身变成京城人士,而且科举中试的几率立刻提高十倍。
但是这算高考移民吗? 袁守诚瞪一眼杨植,说道:“小子,怎么不愿意了?我现下没有子女,你给我当儿子,白捡一个百户,真的是便宜你了。
你要在江西,别说读书,我看你连老婆都讨不起。
” 杨植惊讶不已,反问道:“为什么笃定我讨不到老婆?江西女子出嫁,彩礼很高吗?” 王阳明无奈地说:“拙荆就是江西女子,当年我结婚时,江西彩礼并不算高。
但如今江西人经商外出、读书入仕遍布天下,江西女子已经睁眼看世界,索要的彩礼冠绝大明了!” 袁守诚又冷笑说:“你在江西毫无身家,只能给人帮佣,哪有钱哪有时间读书,更不要说讨老婆了。
真想不通你这种普通又自信的男人哪来的底气!”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忍! 面对冷酷无情的现实,普信男杨植只能屈服:“我可以认你为父,但是我有三个条件。
” 袁守诚好奇地问:“你且说说看,什么条件。
” 杨植说:“第一,我认你为父,但不改姓。
日后所生长子姓袁,继承袁家香火。
”看看袁守诚的脸色,杨植又补充说:“如果我只有一个儿子,也让他姓袁,有三个、四个儿子,让两个都姓袁。
” “好。
”王阳明在旁边拍手说道。
“杨小哥不忘本,真乃品行纯粹之人。
” 袁守诚眨眨眼,问:“另外两个条件呢?” 杨植说:“第二个条件就是以后不得打我,教我刀法时也不行。
第三个条件就是不能干涉我。
” 袁守诚一口答应下来,杨植松了口气,当下跪倒,口称父亲。
王阳明笑呵呵地说:“我这边军事之事已了,以后只有民政,百户可以回南京复命了。
”又对杨植说:“今日起,你已不是失怙之人,当有责任之心。
此去中都,应专心研磨八股制艺,望你早日中试,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打出一片天地。
” 这时代九成九的读书人只能被称为有见识有学问,能被称为有学术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无非湛若水、罗钦顺、王阳明三人。
王阳明没有门户之见,又期许杨植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杨植在前世也从未听过有如此至诚君子。
杨植心中已是十分感动,他鞠躬行礼:“先生之言,小子定当铭记于心。
”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