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亏大了

关灯
    布了诺贝尔的讣告。

    读到讣告时,诺贝尔才知道自己的公众形象如何。

     这份报纸谴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时,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绰号“军火贩子”;讣告里写道,“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博士通过发明能够更快速地杀死更多人的方法而成了富翁,昨天他终于死了。

    ” 任何一件东西在发明之初或许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作为一个工具。

    但是当使用它的人不同的时候所造成得后果却很严重,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就像同样一把刀,我用来切菜,你却用来砍人的效果。

     现在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是还有挽回的余地,他们也不一定就敢把这些配方拿去卖了。

     郑雄在纠结的是这件事情要不要告诉老朱,老朱对待老百姓是真的好,对待其他人可没这耐心。

     朱元璋对凤阳一直十分怀念,经常下旨免税,洪武十六年他最终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

     凤阳定都计划是从洪武二年开始的,朱元璋命令从江南、山西迁有钱人来调动当地经济发展。

    建皇陵、大兴土木,调集全国的工匠修建皇陵、宫殿等大规模工程。

    但问题是,这些移民们没有工钱、赏钱,工作又累结果放入各种镇物。

     到了洪武八年工程建设完工,朱元璋甚至准备正式将都城从临时都城迁到凤阳,还为此发布了诰书。

     在《中都告祭天地祝文》中,他说: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

    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遂议群臣,人皆曰古钟离可,因此两更郡名,今为凤阳,于此建都。

     就在这时李善长突然上报: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没钱)非常不满,他们下了各种符咒、镇物,中都住不了了。

    朱元璋一听非常愤怒,连忙派人调查,果然发现了不少镇物。

     朱元璋为此大怒,要将参加修建中都工程的工人们全部杀死。

    就在这时,薛祥(他是俞通海、廖永安的手下,因此,属于海上反元武装)说铁匠、石匠皆不会参与此事,因此,使几千名铁匠、石匠活命。

     可惜,木匠活不了了。

    木匠应该是多数吧,总有数千人。

     郑雄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