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现在的小山哥会抓着他的手教他写字,他从前都不敢想。

    就是神神叨叨的,说的好多东西他一点都听不明白。

     裴宥山教徐奉也不是真为了把他教成个状元,他自己都没那本事。

    白天的时间他都在陈淮疆身边,实在没时间顾及徐奉,让他在自己的屋里读点书,碰不到旁人,也能少受些欺负。

     更何况他性格又软,得让他多知道点人善被人欺的。

    都说事教人一学就会,裴宥山又不能真让徐奉去吃两个教训,就给他找点故事看。

     自从去年陈淮疆在宫宴上发作晕倒,穆王就没再让他去书塾了,白日都是请先生到府上给陈淮疆授课,他就在旁边帮着端茶研磨。

     趁着先生考教陈淮疆的功夫,陈淮疆的近卫柏康把他叫出去,说有个自称是裴总管好友的人找他。

    裴宥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爹的朋友就去找他爹,来找他干什么。

     “许是有要紧事,你去看看吧。

    ”见先生没注意,陈淮疆低声对他说。

     裴宥山跟着柏康走了。

    那位好友在王府外面等着拜见呢,他出去一看,发现居然是银号的赵掌柜。

     赵掌柜见到裴宥山,老脸立马笑开了花:“裴小友,你来了。

    ” “赵掌柜?你怎么找我?”裴宥山站在王府门口。

    赵掌柜走上前,搓搓手心的汗,犹豫片刻道:“实不相瞒,我这些日子,一直惦记着裴小友那日所说的主意。

    小友如此聪明,可否,可否……” 赵氏商行于齐州发家,发展也算不错。

    赵掌柜作为容城的代人,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意做得不温不火,实在是拖了商行的后腿。

    那天听说裴宥山想给他出主意,他一直在意的很,最后还是没忍住找过来了。

     裴宥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向他讨要计策呢。

    他也不隐瞒,道:“也不是什么难想的主意,你那银号小,有闲钱的百姓又大多将钱存在王府的银号。

    你可以给在你的银号存银子的人送些百姓需要的东西,又不必太贵,让他们觉得在你这存钱有利可图。

    ” 他从前实习的银号就总搞活动,存一万块钱送桶花生油,存三万块钱送个电饭锅什么的,也不是贵的东西,却让许多上岁数的爷爷奶奶们都愿意在他们行存钱,也算是薅到羊毛了。

    各家银行为了拉存款,都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

    对于大宁国百姓来说,日常吃的还是黄面饼子这类,米、油对于他们来说,都算是奢侈品。

     裴宥山说:“能在银号存钱的,肯定不是生活艰苦的百姓,都是有些闲置的。

    你送的东西也不能太差,让人觉得不值。

    ” 赵氏银号的利息不高,大家愿意把银子存在容城的大银号里,时间久了,银号更是发展不起来,成了恶性循环。

    送礼品拉存款的法子不难想,重要的是没有银号主动去实行。

    反正银号已经快倒了,不如豁出去试一把。

    送走赵掌柜,裴宥山又回去看陈淮疆学习。

    陈淮疆读书,他就躲在一旁偷偷写教徐奉温习的知识。

     大宁国不重商业,商业发展得也不完善,想去当算账先生,可连市场都没打开呢,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