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她只觉好笑,因为他们分明一直在一起,转而却又动容,是因为懂了他的意思,这便是他当时唯一的念头。
回到香港,生活继续。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德辅道中行大厦已经成了她工作过最久的地方,办公室里的写字台上,家人的照片摆出一张又一张。
阿渡大学毕业,去了英国读艺术管理。
这是在同风轩里发掘出来的兴趣,但她自觉没有做艺术家的天分,还是做个艺术商人更合适。
拿到学位之后,她留在那里的拍卖行工作。
第二年写信回来,里面夹着一张照片,竟是她和秦未平的合影。
我又见到秦伯伯了!阿渡在信里写,字里行间都透着兴奋。
照片里的秦未平看起来瘦了些,两鬓染了霜色,又换上了曾经穿惯了的三件套西装,去伦敦是因为一次贸易上的会谈。
钟欣愉读着,只觉恍惚。
他做贸易,她做外汇,哪怕是这样两个关系紧密的工作,她也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
又过了几年,在行里看到北京来的报纸,上面登着他的讣告。
她一瞬便泪涌,想他不过60岁而已。
报上说是因为脑溢血,也许就是过去偏头痛的毛病。
那时,已跨入1960年代。
中行的海外机构大多关闭,最后只剩下伦敦、香港、新加坡三个地方。
郑经理也退休了,临走之前,全体职员在分行门口与他一起合影留念,就好像告别了一个时代。
第127章一世(下) 理想主义者的时代或许已经逝去,但钟欣愉到底还是来自于那个时代的人。
封锁变成了主动的封闭,行里的外汇业务所剩无几。
美国人英国人的银行里已经在用电脑,储存账户数据,处理交易,他们还对着算盘和账簿。
有些事她无能为力,但她没有停下来。
每个礼拜两个晚上,她在本地银行公会办的夜校里教书,讲经济与金融方面的课程。
来上课的大都是华资银行里
回到香港,生活继续。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德辅道中行大厦已经成了她工作过最久的地方,办公室里的写字台上,家人的照片摆出一张又一张。
阿渡大学毕业,去了英国读艺术管理。
这是在同风轩里发掘出来的兴趣,但她自觉没有做艺术家的天分,还是做个艺术商人更合适。
拿到学位之后,她留在那里的拍卖行工作。
第二年写信回来,里面夹着一张照片,竟是她和秦未平的合影。
我又见到秦伯伯了!阿渡在信里写,字里行间都透着兴奋。
照片里的秦未平看起来瘦了些,两鬓染了霜色,又换上了曾经穿惯了的三件套西装,去伦敦是因为一次贸易上的会谈。
钟欣愉读着,只觉恍惚。
他做贸易,她做外汇,哪怕是这样两个关系紧密的工作,她也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
又过了几年,在行里看到北京来的报纸,上面登着他的讣告。
她一瞬便泪涌,想他不过60岁而已。
报上说是因为脑溢血,也许就是过去偏头痛的毛病。
那时,已跨入1960年代。
中行的海外机构大多关闭,最后只剩下伦敦、香港、新加坡三个地方。
郑经理也退休了,临走之前,全体职员在分行门口与他一起合影留念,就好像告别了一个时代。
第127章一世(下) 理想主义者的时代或许已经逝去,但钟欣愉到底还是来自于那个时代的人。
封锁变成了主动的封闭,行里的外汇业务所剩无几。
美国人英国人的银行里已经在用电脑,储存账户数据,处理交易,他们还对着算盘和账簿。
有些事她无能为力,但她没有停下来。
每个礼拜两个晚上,她在本地银行公会办的夜校里教书,讲经济与金融方面的课程。
来上课的大都是华资银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