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他们其实就是全方位服务的中介。

     秋水和秋林生又买了一头牙口较轻的青骡,小芳年纪大了,重一些的货物已经背不动,车也有些拉不动了。

     换在别人家,小芳早就被剥皮剔肉,在秋家,秋水死不愿,秋林生也就只能依着她。

     现在小芳就跟着姚瞎子,替他背小零碎。

     姚瞎子牵着小芳还同它嘀咕,“你这驴命比一般人命都贵重,每天那死丫头还要喂你一把豆料,可是好命呢,我教她认字,都没见她对我这么好。

    ” 小芳充耳不闻,低着头踢踢踏踏的走,突然崩了姚瞎子一个驴屁,姚瞎子嘿了一声,拿手里算命的幡打驴屁股,当然也没打疼,小芳甩了下尾巴,昂的叫了一声。

     只要环境稳定,老百姓恢复起来速度极快,到了初夏,京城已经差不多恢复了之前的繁华,临丰的土地也已经绿油油一片,再也不见半年前的萧瑟。

     不过乡下老百姓们的日子一样节俭,比如攒下的鸡蛋,家养的家禽,哪怕是河里捞到的鱼虾,只要能换钱,他们就都舍不得吃。

     只是这些东西在临丰卖不到好价钱,临丰大多数都是佃户农奴,街上下馆子的人目前都不多。

     因着临丰离京城近,有事人们更喜欢进京城。

     于是这些农副产品多半也带去京城贩卖,可小门小户的为着几十个鸡蛋一筐子菜专门去一趟京城也不划算,一天工夫都要耽搁了。

     秋水瞅准这个商机,就在临丰设立了代卖站,十天半个月替农户们卖一次农副产品。

     你家就是一捆葱都能替你卖了,东西只管拿来,给你记了账,等到卖了回来就结账。

     这买卖能赚,就是极其琐碎,鸡蛋、鸭蛋、鸡、鸭、鹅或者是各种瓜果菜蔬,甚至还有人编的篮子筐子簸箕加上掸子扫帚等物都有,也都要登记好。

     要不是秋水和秋林生在这些已经安顿下来的流民中口碑上佳,人们也不会把这些东西不要定金就托付给他们代卖,大家都信任秋家父女。

     秋林生和秋水已经和京城不少饭馆杂货店都搭上了关系,临丰这点农副产品拿过去真是马上就能消化掉。

     父女俩靠这个一月也能有四五贯钱的赚头,这点子钱在京城好的饭馆一顿饭都不够,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