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关灯
小
中
大
因怕温如玉他们路上危险,这个秦杉还特地请了在当地的朋友,护送温如玉他们母子回的清河县。
都说是患难见真情,所以即便陆家老爷子已经去世了,温如玉也不能不记着秦杉的好。
他们两家是世交,这一路过来,亦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了。
早年读书路上辛苦,当年陆、秦两家条件艰苦,又要赶赴考场,但凡路上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很要命,陆老爷子跟秦老爷子相互扶持,又怎么不算是生死之交呢? 所以对于秦老爷子的拜托,温如玉肯定是要同意的。
其实说来,按照两家之间的交情,秦老爷子家的女儿本来要说给陆家的。
只是陆老爷子当年没有早一步说亲,等到想要去定个娃娃亲的时候,秦家的姑娘已经被人定走了,所以陆秦两家就错过了这段姻亲。
要说起秦家姑娘要嫁的人家,也多有唏嘘。
那户徐家,本来是清河县一户乡绅人家,徐家的老爷子同陆家老爷子、秦家老爷子都是一起考出过的乡试,从那时候开始熟悉联络起来的。
徐家老爷子只考了个举人,之后就屡次不中,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十四岁的儿子却中了秀才。
从此,徐老爷子就歇了自己考试的心,专心培养儿子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儿,徐、秦两家才为后辈定了亲事。
本来徐老爷子的儿子徐睿十四岁中秀才,可以算是天资过人,说句天才也不为过了。
大家都以为他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结果没想到几次乡试不中,如今已经二十四岁,还是秀才功名。
放到寻常人身上,二十多岁的秀才也很不得了了。
可放到天才身上,这倒并不算什么了。
徐睿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又早有婚约,秦家的姑娘一年大似一年了,也不好耽误。
长辈们也觉得他若是成了家,应当会更好些,所以就准备在今年将婚事办了。
秦家的老家本也在清河县,但是人丁单薄,不像陆家还有一个村的亲戚。
所以能拜托
都说是患难见真情,所以即便陆家老爷子已经去世了,温如玉也不能不记着秦杉的好。
他们两家是世交,这一路过来,亦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了。
早年读书路上辛苦,当年陆、秦两家条件艰苦,又要赶赴考场,但凡路上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很要命,陆老爷子跟秦老爷子相互扶持,又怎么不算是生死之交呢? 所以对于秦老爷子的拜托,温如玉肯定是要同意的。
其实说来,按照两家之间的交情,秦老爷子家的女儿本来要说给陆家的。
只是陆老爷子当年没有早一步说亲,等到想要去定个娃娃亲的时候,秦家的姑娘已经被人定走了,所以陆秦两家就错过了这段姻亲。
要说起秦家姑娘要嫁的人家,也多有唏嘘。
那户徐家,本来是清河县一户乡绅人家,徐家的老爷子同陆家老爷子、秦家老爷子都是一起考出过的乡试,从那时候开始熟悉联络起来的。
徐家老爷子只考了个举人,之后就屡次不中,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十四岁的儿子却中了秀才。
从此,徐老爷子就歇了自己考试的心,专心培养儿子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儿,徐、秦两家才为后辈定了亲事。
本来徐老爷子的儿子徐睿十四岁中秀才,可以算是天资过人,说句天才也不为过了。
大家都以为他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结果没想到几次乡试不中,如今已经二十四岁,还是秀才功名。
放到寻常人身上,二十多岁的秀才也很不得了了。
可放到天才身上,这倒并不算什么了。
徐睿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又早有婚约,秦家的姑娘一年大似一年了,也不好耽误。
长辈们也觉得他若是成了家,应当会更好些,所以就准备在今年将婚事办了。
秦家的老家本也在清河县,但是人丁单薄,不像陆家还有一个村的亲戚。
所以能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