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黛玉一时不解,宝钗素来是个不做白功的,今日叫自己看新花样,拖住自己这么久,是为何呢?只是暂且看来并无什么不妥,也就罢了,正欲回房,刚走到小戏院墙角边,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黛玉便知是省亲时请来演戏的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领着顾嬷嬷、春风等往前走。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g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又侧耳,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中叹息。

    再怎么如花美眷,又怎能敌得过似水流年。

     虽知道这般沉浸在伤春悲秋之事上是不妥的,可是却仍旧不可自拔。

    细细品味这几个句子,如此便痴了。

     顾嬷嬷等人不好劝,只取了披风,护着黛玉慢慢回到潇湘馆。

    又请了贾环、贾兰过来,叫黛玉为二人指点诗词,方便二人日后与名流雅士之流交际。

    如此这般,黛玉便将前事丢开手去,不再去想。

    直到二月,阖家都盯着宝玉,尤其是二房,生怕他或有不如意,黛玉自然也无心再去考究词句了。

     原来正值这年二月,宝玉得了李先生点头,要下场一试,参加县试。

    县试一般由知县主持,本县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

    但宝玉出自荣国府,所以并不需这么繁琐,只是阖家大小都提着心,怕他累着罢了。

     县试考四场,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还算简单,不过是连考四场,身子有些乏罢了。

    宝玉自考场出来后,就有赖大家的奉了贾母之命,忙将他扶上车。

    回到宅里,贾母又早命人请了太医把脉,得知并无大事后,方才放心。

    只是又将宝玉移到她屋子里,修养两日才罢。

     过了几日放榜,贾琏亲自领了赖大家的前去看榜,宝玉名次平常,不上不下,虽是过了,却也中庸。

    只是众人看贾母欢喜,都纷纷恭维罢了,倒是贾政说了几句不过如此之语,被贾母撵了出去。

     县试合格后又有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同,试期在四月。

    于是不过两月间,贾府众人又跟着折腾了一回。

    早几日就预备考试用具的,哄贾母、王夫人开心说吉利话的,隐晦的安慰大房婆媳的,服侍宝玉更要事事心。

    如此又有十几日,家里众人方才安生。

    发榜后,宝玉成绩仍是一般,虽不是头几名,却也不难看。

    不过取了“中庸”二字为妙。

     县试通过后又有院试,不过院试是三年之内两次的。

    所以宝玉需得再过几月,方可考试。

    宝玉自觉不需要临场磨枪,跟着李先生学得已经足够了,所以并无什么压力。

    不过贾母、王夫人等都是提心吊胆的,日日吩咐众人小心。

     这日上午,贾母传来消息,说是贾赦病了,宝玉忙去请安。

    先见过贾母,出至外面,人马俱已齐备。

    刚欲上马,只见贾琏请安回来了,正下马,二人对面,彼此问了两句话。

    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

     宝玉看过去,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是谁,叫什么名字。

     贾琏笑道:”你怎么发呆,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