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重返高加索 第4 帝国叙事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

关灯
    卷七双头鹰的重生:后苏联时代的迷茫与探索(1991-) 第三十章重返高加索:车臣战争与新帝国叙事(1999-2008) 第四节:帝国叙事与俄罗斯的国际定位(2006-2008) 一、帝国叙事的悄然复兴 时间来到2006年,车臣的战火硝烟虽已渐渐散去,但它给俄罗斯留下的,远不止那片逐渐重建的土地。

    在俄罗斯的政治舞台和民众意识里,一种特殊的“帝国叙事”开始悄然复兴。

     这帝国叙事并非是要回到沙皇时代那种纯粹的扩张式帝国形态,而是一种对俄罗斯历史上强大地位、影响力以及使命感的重新认知和强调。

    经历了车臣战争的洗礼,俄罗斯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国家的力量和价值。

    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不屈的精神,这让民众们想起了往昔俄罗斯帝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辉煌。

     就好比在古老的传说中,沉睡的巨兽被唤醒,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在这场战争后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政府也适时地利用这种情绪,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车臣战争描绘成一场保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之战。

    学校里,历史课本开始更多地强调俄罗斯在历史上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所做出的贡献,从抗击拿破仑到二战中的伟大胜利。

     在文化领域,电影、文学作品中也开始频繁出现与帝国叙事相关的元素。

    那些描绘俄罗斯英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卫家园的故事,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这种帝国叙事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俄罗斯民众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他们重新找到了作为大国公民的自信和骄傲。

     然而,这帝国叙事的复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这种“帝国意识”的复苏表示担忧。

    他们担心俄罗斯会借此机会重新走上扩张的道路,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

    但俄罗斯并不理会这些无端的指责,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正常回归,是俄罗斯重新确立自身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必要过程。

     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强硬姿态 随着帝国叙事的复兴,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姿态变得愈发强硬。

    200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了天然气争端。

    这看似是一场能源领域的纷争,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

     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洲的重要通道。

    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在天然气贸易中存在拖欠费用等问题,于是决定减少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

    这一举措立刻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恐慌,因为欧洲很大一部分天然气依赖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输送。

     俄罗斯在这场争端中表现得毫不妥协。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能源牌是一张强有力的外交武器。

    在与乌克兰的谈判桌上,俄罗斯态度坚决,要求乌克兰按照市场规则支付天然气费用,并对输气管道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

     欧洲国家看到俄罗斯如此强硬,也纷纷出面调解。

    但俄罗斯并没有因为欧洲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最终,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