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曾经在姑苏,江泠与一名书孰同窗相识,时常互相探讨功课,这件事被江二爷与宋氏知道后,那名同窗再也没有与他说过话,其他学生也对江泠敬而远之。

     只因那名同窗是一个贫家子,出身低,连束脩都是母亲替人浆洗衣物,勉强凑出,父母瞧不上,不允许他与这样的人往来。

     江泠的一切都被他们操控着,人生只有四个大字,读书!做官! 听到江晖支支吾吾说起夜里所见时,宋氏起初是不信的,她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养到这么大,她比谁都知道三郎该是怎样的孩子,知书达理,沉静稳重,爬墙?上树?不可能! 入夜,她照例端着备好的瓜果茶饮,来到江泠的院子检查他的功课。

     江泠端端正正地坐在窗前,见她过来,起身,“母亲。

    ” 少年仪容端正,松鹤纹革带束腰,肩身清瘦隽朗。

     “嗯。

    ” 宋氏颔首,翻开书,听他背诵,又问了几个问题,江泠都对答如流。

     她脸上不禁露出满意的微笑,江泠还是江泠,一点未曾懈怠学业,可见五郎是在胡言乱语。

     宋氏心彻底放下,与院里的丫鬟婆子们商量起下个月知州夫人生辰,要送怎样的礼。

     “李县令的夫人说了,她要送一盆珊瑚。

    ” 她低头问正在看书的江泠,“三郎,你与知州府的孙小官人都在县学读书,你不若向他打听打听,他母亲喜欢什么,我们早日备下,不过也不能抢了县令夫人的风头。

    ” 知州有一双儿女,女儿已经嫁人,儿子孙仲言为人跋扈,在书院里说一不二,江泠没怎么和他说过话。

     江二爷如今在曲州治下的一个县城里做主簿,官职太低,他还想继续升迁,少不得与知州常走动。

     听到母亲的叮嘱,江泠心里有些排斥,面上却仍是点了点头。

     父亲在外奔波,人情世故,在所难免,他不好说什么。

     见他应下,宋氏又待了一会儿后才领着丫鬟婆子离去。

     不久,江泠放下书,从盘子中拿起一串葡萄,小心翼翼用纸包着,等他赶到墙下时叶秋水已经在了,她荡了荡腿,“江宁,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

    ” “母亲过来问功课,又说了会儿话,她走了我才能出来。

    ” “哦。

    ” 江泠熟练地爬上树,坐在墙头,将葡萄递给她,叶秋水笑嘻嘻地接过,“江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