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吃食饮子、布匹香料、珠宝首饰、珍奇文玩、猫狗鹦鹉等等应有尽有。

     虽然平日也有东西二市逛,但浴佛节这日显然是最特别的,长安人尤其喜欢凑这样的热闹。

     其次便是平康佳人,这是长安许多风流儿郎极感兴趣的一事。

     平康坊的花娘们平日不能自由外出,只每月初八可去佛寺听经,出来前还得给鸨母上交一吊钱才行。

     良贱不可通婚,对长安的郎君来说,平康坊的娘子们虽是贱籍,身份上不了台面,但美丽而富有才情,在男女之事上要比深闺中的高门娘子要放得开,性子上知情识趣。

     此番平康坊娘子们涂脂抹粉、艳光四射地出现在大慈恩寺,不说一些平日消受不起各花楼的儿郎闻风而来一睹美人芳颜了,长安那些惯常出入风月地的富贵人家的儿郎也乘兴而去,打算跟相熟的娘子叙叙旧,来段金风玉露的情缘。

     平康佳人针对的是男子,而最后的雁塔进士则是勾住了长安未嫁小娘子的心。

     春闱杏榜一放,圣人殿中对诏,点出状元和余下二十七名进士,赴杏林宴前,按着习俗都要来这大慈恩寺雁塔题名,书写下自己意气风发的一刻。

     无论是平民百姓家的娘子,还是高门显贵家的娘子,对于新科进士这种才华横溢的清贵儿郎都是颇为看好的。

     平民娘子期待自己可以成为进士夫人,高门权贵也喜欢给自家女儿挑个身价清贵的女婿,于是每次雁塔题名,都会有许多小娘子争看绿衣郎,达官贵人为女儿挑得佳婿。

     桑瑜听五娘说,这次的状元郎是本朝科举以来最年轻的,不过二十二岁,便在科举中拔得了头筹,游街那日,听说街上堵得水泄不通,都是来看本朝有史以来最年少的状元的。

     桑瑜没有那么强的婚嫁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