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高山低谷,俯仰无用。

     昆曲讲究唱念做打,以绵婉悠长、意犹未尽见长,尤其注重咬字吐音的徐疾和松张。

    初试定的是两问一唱,两问戏剧史和人物及关系解析,考察剧本研读程度,一唱讲究选嗓和挑形,只一人戏份,不借助任何他人搭戏默契。

     戏剧史问得不偏,没有故意刁难的意思,二十几个人多少都能答上几句。

     唱单人选段就尤为讲究。

     如同观妙所说,单人戏份想在三五分钟内出彩,势必不能选性格单一的角色,更不能选需要搭腔的对手戏。

     沈时亦也懂讨巧,选了一出最不露怯的《风筝误》,剧情以风筝为媒,短短几分钟便可见误会、矛盾、闹剧等连环编织情节,台词细密,情绪忽高忽低,连丫鬟给小姐报错信都能演出花来。

     观妙也是如此,初试求稳,选择了最拿手的反串,唱的是《单刀会》,光巾帼不让须眉的扮相就平添三分。

     陈子夜上场靠后,她长相属于浓颜,只有嘴巴右下角有一点梨涡,笑时轻盈,冷如月霜。

     最恰如其分的便是唱梅妃。

     但《长生殿》中梅妃戏份较多的只在《絮阁》一折,讲腊梅绽放,趁杨贵妃不在,唐玄宗以梨园新戏为由请梅妃夜宿翠华西阁,后被发现狼狈躲入夹墙之内,胜在对手搭戏,《一斛珠》一幕讲唐玄宗心怀愧意赠一斛珍珠却被梅妃拒而不受,写下《谢赐珍珠》,半句“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残妆泪沟,不显样貌脱俗,后半句“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既是新欢欲拒还迎,又是旧爱心灰意冷,玩转心意非三五分钟可扮演。

     要说梁季禾回礼的《梅妃礼》倒是有合适的选段…… 但论如此高水准的新编剧目,带来的可不只是耳目一新,更是多层次为扮演者量身定度了梅妃的惊艳。

     陈子夜思索再三,觉得这出戏得留在终面。

     ……如果有的话。

     故而选择了《刺虎》一出,讲明灭后,宫女费贞娥假扮明公主,本欲利用美色行刺闯王,不想闯王将其许配给副将“一只虎”李固,宫女费于洞房之夜将其刺死后自刎,首场便是拍散而意浓《端正好》。

     肩臂、手腕直贯到手指,终指寒光一剑,一句“切切的蕴君仇,侃侃的含国恨”将报仇雪恨的情绪推至高潮。

     半分哀怨,半分铿锵,女儿家的容貌,男儿般的气概,尽数眼前。

     虽说达不到惊艳全场,但在座评委无一不认为这是个好苗子。

     范师傅也破天荒夸了她一句,刺旦少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