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国古代神话(2)
关灯
小
中
大
4、鲧、禹治水
原文及注释:洪水滔天,鲧窃帝(天帝,上帝)之息壤(一种神土,能够自己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以堙(堵塞)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火神的名称)杀鲧于羽郊(羽山的郊野)。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最后,终于)布土(填土)以定九州(即中国,古分天下为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释义: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山海经》、《国语》、《孟子》、《庄子》、《淮南子》都有一些零星资料。
这个神话的产生,可能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有着同一的现实基础,都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灾害搏斗的。
鲧、禹遇到的洪水是相当大的:“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仭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
”(见《淮南子·坠形训》)。
这样的洪水,鲧、禹是怎样治理的呢?主要是靠了一种叫做“息壤”的神土。
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治水。
他带着息壤,走遍九州大地,寻找治水的方法。
鲧和禹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曾致力于治理洪水,但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鲧是尧帝时期的大臣,他被派去治理洪水。
鲧采取了堵截的方法,试图用堤坝拦住洪水,但这种方法最终失败了,洪水依然泛滥成灾。
鲧因此受到了惩罚,被处死在了羽山。
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洪水太过凶猛,息壤也难以抵挡;有时候,地形复杂,禹需要不断地改变治水的策略。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变了治水策略。
他采取了疏导的方法,带领人们疏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他坚持不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平定了九州,拯救了人民。
禹的治水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事迹也被传颂至今。
在治水过程中,禹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从此,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5、黄帝擒蚩尤 原文及注释:蚩尤(传说中九黎族的首领,他有兄弟81人,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最后,终于)布土(填土)以定九州(即中国,古分天下为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释义: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山海经》、《国语》、《孟子》、《庄子》、《淮南子》都有一些零星资料。
这个神话的产生,可能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有着同一的现实基础,都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灾害搏斗的。
鲧、禹遇到的洪水是相当大的:“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仭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
”(见《淮南子·坠形训》)。
这样的洪水,鲧、禹是怎样治理的呢?主要是靠了一种叫做“息壤”的神土。
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治水。
他带着息壤,走遍九州大地,寻找治水的方法。
鲧和禹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曾致力于治理洪水,但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鲧是尧帝时期的大臣,他被派去治理洪水。
鲧采取了堵截的方法,试图用堤坝拦住洪水,但这种方法最终失败了,洪水依然泛滥成灾。
鲧因此受到了惩罚,被处死在了羽山。
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洪水太过凶猛,息壤也难以抵挡;有时候,地形复杂,禹需要不断地改变治水的策略。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变了治水策略。
他采取了疏导的方法,带领人们疏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他坚持不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平定了九州,拯救了人民。
禹的治水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事迹也被传颂至今。
在治水过程中,禹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从此,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5、黄帝擒蚩尤 原文及注释:蚩尤(传说中九黎族的首领,他有兄弟81人,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