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登堂入室

关灯
    大年初六,大雪。

     雪花飞舞,犹如无数翩然嬉戏的蝴蝶。

     冰雪覆盖的华山仿若一幅仙境画卷,高耸入云的连绵山峰犹如沉默的巨人静静矗立在雪海之中。

     远处的山谷神秘而寂静,在随风飘散的漫天飞雪中若隐若现。

     施宗义一个人站在思过崖的边沿。

     静静地欣赏着冬日朔雪中巍巍华山绝美的风景。

     深吸一口气,清新凛冽的空气涌入肺腑之中净化了身心的尘埃,抚慰着灵魂的倦怠。

     岳不群和宁中则又钻进山洞里面研究剑法去了。

     施宗义独自罚站思过崖,一方面是看看冰雪华山,另外一个方面也想试试能否引出风清扬。

     毕竟老风同志年纪大了,这一天天的一个人的生活只怕也不太美妙。

     何不大大方方的出来一见? 可惜,只见风雪漫天,不见老风踪影。

     每次的过年期间都是华山派最热闹的时光。

     各个庄主掌柜们照例都会上山交账结算利润。

     每次交账也都是老岳同志的高光时刻,各种各样的阿谀奉承让他过足了大派掌门的瘾。

     所以过年期间岳不群是红光满面的忙得团团转。

     华山派热热闹闹的过年拜年,直到今天才逐渐恢复了往常的安静。

     所以今天师徒三人又跑来了思过崖。

     不过施宗义不需要再进去山洞了,石壁剑法早已全部记录在秘笈上。

     看了一阵风景,施宗义还顺手抓了一把白雪丢入口中嚼的咯吱响,冰冰凉凉的感觉很爽口。

     如今紫霞真气已经达到217缕。

     十三个剑式也已经练到了第八个:崩剑式。

     施宗义也大致总结出了一些时间规律,内练之法基本上是十天左右可以完成一个剑式的训练。

     目前施宗义剑式训练能达到的最高熟练度是登堂入室圆满,触及融会贯通。

     已经把前面的七个剑式练习到登堂入室的程度了,但是还做不到融会贯通,他要先完成积累。

     因为施宗义选的是从简到繁再由繁入简的武道。

     这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广博路线武道。

     而不是逮着某一种剑法怼到底的专精路线武道。

     广博路线虽然繁琐,但是厚积薄发底蕴深厚。

     专精路线虽然省事,但也会严重偏科。

     武道路线不同,修炼的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成为武林高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武功熟练度分为初学乍练、初窥门径、登堂入室、融会贯通、玄妙入神和出神入化六个级别。

     一:初学乍练。

     由师傅领进门,学徒一枚。

     开始学习功法或者练习技能直到学会为止。

     只要完整的学会了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熟练度级别。

     有的剑法十天半月就可以学会。

     有的剑法三五年也不一定能完整的学会。

     二:初窥门径。

     在学会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大量的刻苦的练习,直到熟能生巧摸索领悟到一些真正的门道和技巧。

     虽然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只要能够灵活运用具备比较强大的实战能力就是新鲜出炉的高手,可以出师下山闯荡江湖了。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成下山,一般大约是勉强达到江湖上三流高手吊车尾的水平。

     三:登堂入室。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可称老师。

     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的进一步探究并弄明白表面特征之内所包含的本质规律。

     通透了解功法或者武技的来龙去脉,能够为他人答疑解惑,所以已经具备了开馆收徒的资格。

     处于依样画葫芦的层次,对于本门武功洞悉于心熟极而流但无创新,所以可称老师但不是大师。

     四: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陈出新,可称大师。

     能够把各种功法、武技、道理融合贯穿从而获得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然后更进一步融会贯通演化出新的功法或武技,比如化繁为简,或者别开蹊径独创一格。

     超越了招数本身的限制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

     五:玄妙入神。

     是技的顶点,高处不胜寒,可称一代宗师。

     已进入高超神妙的境界,是一种武学奇迹,也是一种功法或武技所能达到的理论上的极境巅峰。

     这个境界除了潜心领悟刻苦修炼还需要有一定的机缘否则终生无法突破,所谓神而明之心领神会。

     此等境界已达到全然的自由逍遥,信手而为都是绝招。

     六:出神入化。

     超出了技的范畴,是道的起点。

     技进乎道,已超出了神妙境界,全面突破了技能层面,超脱而出进入到了法则的层面。

     法则衍生新的境界:意、势、域、界。

     比如剑法境界就有:剑意、剑势、剑域、剑界。

     要进入法则层面必须先开启神识,因为法则已经超出了意识的承载范围。

     …… 所以施宗义现在每个剑式都是只能练到登堂入室的熟练度就必须打住,接着开始去练下一个剑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身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想融会贯通也是白想。

     以后练习剑招也是采取这样的循序渐进方法。

     然后想要把已经登堂入室的剑式具化到身体也同步的话,一般是两天左右的时间具化一个剑式。

     毕竟灵魂已经刻印好的熟练度身体适应起来比较快,灵魂优先到达的层次身体也能快速契合。

     其实,登堂入室的熟练度就是绝大多数武林人士的终点站,真正能够融会贯通的人并不多。

     在大部分的门派里,弟子把武功练到登堂入室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独自一人行走江湖了。

     因为师父只能教到这里了。

     接下来的融会贯通已经不能靠别人教了,必须得靠自己去领悟了,悟性不够的话一辈子也做不到融会贯通。

     当然也有人刚学到三招两式就心急火燎迫不及待的私自下山闯荡江湖,最后大多成为了江湖上的炮灰。

     大年初九,邓云从山下传来一个好消息。

     施宗义的大伯施纯升官了,从礼部侍郎升到了礼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教育部部长。

     而恰恰就是这个礼部尚书的官职令施宗义忽然回想起来前世的时候学习历史的一些印象: “施纯,因熟悉礼度受宠得擢礼部右侍郎、尚书,再加太子少保,升迁之快前所未有。

    ” “成化二十一年闰四月十四日卒于官,年五十。

    ” 按照施宗义印象中的史书记载那个施纯就是当官当的好好的无病无灾忽然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施宗义经过对比,发现这位大伯施纯与印象中历史上的那个施纯在官职和年龄等方面都互相吻合。

     这立刻引起了施宗义的重视,决定要尽快与邓云当面把事情分析清楚并尽早安排好防卫工作。

     因为如果两个施纯真的就是同一个人,那就意味着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有人会谋害施宗义的大伯。

     极大可能就是那群阴魂不散的神秘黑衣人。

     如今都已经胆子大到去谋害朝廷命官了,并且还是部级大员,可以说是形同造反胆大包天了。

     既然他们这么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华山派灭杀施宗义永绝后患。

     要么就是来过华山派了但是被风清扬挡住了。

     要么就是根本还不知道施宗义这个漏网之鱼的存在。

     并且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施宗义也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华山上,在华阴县城的院子里也待了几个月,一直相安无事。

     以那些黑衣人一夜之间就把施家庄杀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