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灯
小
中
大
姨娘不善绣工,倒是于饮食一道颇为精通,那菊花糕一口咬下来,满口生香,戚时微至今记得那香味。
姨娘还在的时候她太小了,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只记得姨娘有时会抱着她,慢慢和她说话,很耐心地教。
她在蒙学里受了委屈,哭着回院子,也是姨娘拧了帕子给她拭泪,温声开解。
那时蒙学里的女先生只夸七姑娘,其余庶女一概不管,若是争了风头,还会被打手板,她年纪太小,难免委屈,也是姨娘扶了她的手教她写字,还一笔一划教她,时微这个名字的含义。
姨娘……是个有些奇怪的人,她不会女红,却识得字,还会写一笔缺胳膊少腿的字。
能识字的女娘,绝不会是贫寒人家出来的,却为何会与父亲作妾? 戚时微拿话问姨娘,姨娘只是笑着不说,再追问,就说:“姨娘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 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哪里,戚时微也不知道,但姨娘在大桓没有亲人,也没有倚靠,只有戚时微。
她曾悄悄对戚时微说:“其实,你该叫我娘的,我是你生母啊。
” 这是极大逆不道的话,那时戚时微还小,并不懂得,真的叫了,传到正院刘氏耳朵里,刘氏大怒,两人都挨了一通好罚。
姨娘被罚去跪了三天祠堂,深秋的夜间寒冷,却没有火盆,回来便犯了咳疾,被挪去远郊庄子上养病,但这一病就没能回来。
那年戚时微五岁。
姨娘去后,她被接去正院抚养了一段时间,刘氏生怕离经叛道的姨娘再养出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儿,命身边人加紧看着她,定要好生教养。
从那以后就是每日教规矩,教绣活,要柔顺,要谦卑,要贞静,不听话就要受罚。
嫡母教养家中女儿,天经地义,要整治一个不听话的庶女,也有的是法子。
戚时微就这么养成了怯懦听话的性格,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只有很偶尔的时候,才会想起姨娘和她那些离经叛道的话。
也不敢叫人察觉,只敢自己悄悄想。
“收起来罢。
”戚时微终于把鎏金簪放进匣子里,对石青说。
“唷,姑娘还没睡?” 门吱呀一响,戚时微转头看去,是豆绿进来了。
她同石青一样,都是戚时微的贴身丫鬟,只她是家生子,身契又在夫人手里,一贯傲些,平日里做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她是正院派来的,戚时微不去说罢了。
快到年尾,她怕是和正院几个婆子吃酒去了,脸上
姨娘还在的时候她太小了,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只记得姨娘有时会抱着她,慢慢和她说话,很耐心地教。
她在蒙学里受了委屈,哭着回院子,也是姨娘拧了帕子给她拭泪,温声开解。
那时蒙学里的女先生只夸七姑娘,其余庶女一概不管,若是争了风头,还会被打手板,她年纪太小,难免委屈,也是姨娘扶了她的手教她写字,还一笔一划教她,时微这个名字的含义。
姨娘……是个有些奇怪的人,她不会女红,却识得字,还会写一笔缺胳膊少腿的字。
能识字的女娘,绝不会是贫寒人家出来的,却为何会与父亲作妾? 戚时微拿话问姨娘,姨娘只是笑着不说,再追问,就说:“姨娘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 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哪里,戚时微也不知道,但姨娘在大桓没有亲人,也没有倚靠,只有戚时微。
她曾悄悄对戚时微说:“其实,你该叫我娘的,我是你生母啊。
” 这是极大逆不道的话,那时戚时微还小,并不懂得,真的叫了,传到正院刘氏耳朵里,刘氏大怒,两人都挨了一通好罚。
姨娘被罚去跪了三天祠堂,深秋的夜间寒冷,却没有火盆,回来便犯了咳疾,被挪去远郊庄子上养病,但这一病就没能回来。
那年戚时微五岁。
姨娘去后,她被接去正院抚养了一段时间,刘氏生怕离经叛道的姨娘再养出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儿,命身边人加紧看着她,定要好生教养。
从那以后就是每日教规矩,教绣活,要柔顺,要谦卑,要贞静,不听话就要受罚。
嫡母教养家中女儿,天经地义,要整治一个不听话的庶女,也有的是法子。
戚时微就这么养成了怯懦听话的性格,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只有很偶尔的时候,才会想起姨娘和她那些离经叛道的话。
也不敢叫人察觉,只敢自己悄悄想。
“收起来罢。
”戚时微终于把鎏金簪放进匣子里,对石青说。
“唷,姑娘还没睡?” 门吱呀一响,戚时微转头看去,是豆绿进来了。
她同石青一样,都是戚时微的贴身丫鬟,只她是家生子,身契又在夫人手里,一贯傲些,平日里做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她是正院派来的,戚时微不去说罢了。
快到年尾,她怕是和正院几个婆子吃酒去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