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以小博大
关灯
小
中
大
方才,刚收到仙庄乡那边传来的消息,言及仙庄乡经过一番丈量,竟发现了万余亩尚未认领的良田,令人称奇。
更有趣的是,此番丈量田亩时,就事先给他们说过,重新丈量出来多余的土地优先给有户籍之人,这样下来,其实际居住的人口,较之于户籍之上所录,竟是多出不少。
” 杨骏闻此消息,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笑意道:“好,甚好。
只要有人在,一切便皆有可能。
” “那明府大人,多余的良田我们就按照户籍人口,优先无地人口进行分放如何?” 杨骏缓缓开口,提议道:“不妨先取出半数田地予以分配,至于余下的部分嘛,我心中有个不成熟的念头。
关于这些未分的田地,连同日后可能新丈量出的土地,我打算设立官屯。
” 屯田制度始于汉代,官屯的土地一般属于官府,由官府招募农民或使用士兵进行耕种,收获的粮食等作物一部分上缴官府,一部分作为耕种者的生活所需。
李穆顿时有些疑惑,杨骏这么做的目的在哪? “明府大人屯田的话,准备做什么?清丰县内尚有人口,完全没有必要再进行官屯啊!”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目前有个想法,不过目前还没完全想好,所以决定先拿出一半,最后实在不行的话,再均分下去。
” 李穆微微颔首,心中虽仍存疑虑,但见杨骏主意已定,也不便再多追问。
“既如此,那这分田之事,我即刻着手安排。
至于官屯之事,等明府大人考虑后,我这边再行安排。
” “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想来王家断然不会坐以待毙的,你这几天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成败可就在这几天了。
” “明府大人,我正好准备给你说这事呢,王家这几天完全没有动作,怕是想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那王家在清丰县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咱们不得不防啊。
”李穆神色凝重地说道。
杨骏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我已经修书一封将这里的事情禀明给侯爷了,当
更有趣的是,此番丈量田亩时,就事先给他们说过,重新丈量出来多余的土地优先给有户籍之人,这样下来,其实际居住的人口,较之于户籍之上所录,竟是多出不少。
” 杨骏闻此消息,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笑意道:“好,甚好。
只要有人在,一切便皆有可能。
” “那明府大人,多余的良田我们就按照户籍人口,优先无地人口进行分放如何?” 杨骏缓缓开口,提议道:“不妨先取出半数田地予以分配,至于余下的部分嘛,我心中有个不成熟的念头。
关于这些未分的田地,连同日后可能新丈量出的土地,我打算设立官屯。
” 屯田制度始于汉代,官屯的土地一般属于官府,由官府招募农民或使用士兵进行耕种,收获的粮食等作物一部分上缴官府,一部分作为耕种者的生活所需。
李穆顿时有些疑惑,杨骏这么做的目的在哪? “明府大人屯田的话,准备做什么?清丰县内尚有人口,完全没有必要再进行官屯啊!”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目前有个想法,不过目前还没完全想好,所以决定先拿出一半,最后实在不行的话,再均分下去。
” 李穆微微颔首,心中虽仍存疑虑,但见杨骏主意已定,也不便再多追问。
“既如此,那这分田之事,我即刻着手安排。
至于官屯之事,等明府大人考虑后,我这边再行安排。
” “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想来王家断然不会坐以待毙的,你这几天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成败可就在这几天了。
” “明府大人,我正好准备给你说这事呢,王家这几天完全没有动作,怕是想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那王家在清丰县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咱们不得不防啊。
”李穆神色凝重地说道。
杨骏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我已经修书一封将这里的事情禀明给侯爷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