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摄政王急忙赶到大理寺却为时已晚,罪证确凿,尚书左仆射也已招供,不仅如此,此事牵连京都、各郡县三十二位官员。

     如今暗中勾结、贪污受贿、瞒上欺下、谋害忠良、淫人妻女、奴役百姓各种罪名的官员已被制成名单立即彻查,这些人皆是他麾下之人。

     他只能亡羊补牢尽力洗去名单上不在京中,还没入狱的官员罪名。

     一夜之间摄政王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恨不能将覃皓之鞭尸,覃皓之如此雷厉风行一看便知早有预谋。

     朝廷里支持皇帝的官员如雨冒春笋,纷纷竞相出头,竟与他的实力不相上下,尚书令刘子骞隐隐有反水到帝王那处的势头。

     当真祸不单行! 三日以后,此案结案,有二十五人已证据确凿接连入狱,这算是开朝以来牵连最多官员的大案子,京中被捕入狱的人便有十二个人,期中不乏三品四品的大官,被称为‘庆安三日案’。

     覃皓之的办案之神速轰动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位只花了三日便办了如此大案的覃青天,他素来为民请命深得百姓的尊敬与爱戴,无人怀疑他会判错案。

     二十五位官员中,判死刑八人、发配八人、罢免五人、贬谪四人,连累妻儿族人者十七人,子嗣皆流放或充当杂役,妻女多数被送入教坊司、青楼。

     午时三刻,覃皓之隐于闹市,站于高楼处远远瞧着罪臣被砍了头,罪臣的亲属泪流满面,围观的百姓却在拍手叫好,鲜血肆意流淌,那陈列的尸体、悲喜交加的场面,略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此战几乎完胜,覃皓之却无一丝喜悦,他告诉自己这是替天行道,我为正道杀人,杀的都是罪人,为盛世的到来铺路而已,这些牺牲是应该的,这些罪臣身上都带有命案,是以命偿命! 可他们的妻儿又何其无辜……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以正义为名行事的罪人。

     覃皓之苦笑地闭上双眼,日头如此烈,眼前如此光明灿烂,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他的抉择到底有没有错?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抉择? 良久之后,覃皓之睁开双眼,眼眸清澈如常,无喜无悲,只不过周身气质显得越发冷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