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只有到15岁的嘛?” “臭小子越大越反骨,后来死活不愿意拍了,一直到去了部队当兵,大了些,懂事了,才寄了几张回来。

    ”嘴上虽然嫌弃,但曹秋华摩挲照片的动作却是再珍惜不过。

     陈弄墨将她的动作瞧在了眼里,弯眼:“秋华妈妈想大哥了。

    ” 曹秋华也笑,一边收拾照片一边道:“是想了,尤其过年的时候。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但国人对于春节团圆的概念却是一直延续至今,陈弄墨能理解秋华妈妈这会儿的心情,她帮忙一起收拾照片,岔开话题:“宗爸爸跟二哥什么时候回来?” 方才收拾完三哥跟四哥,宗爸爸便拎着不少吃食,与二哥一起出去了。

     说是给村里头的孤寡老人送些吃食。

     一开始陈弄墨还以为每个村都是这般,等细问才明白,只山顺村有这样的风俗,且年代并不久远,起始于1940年那一场人祸。

     曹秋华将照片全部收进了信封中,闻言算了算时间:“最少要一个多小时呢。

    ” “那咱们开始包饺子吧,宗爸爸他们回来刚好赶上吃中饭。

    ”除夕夜,村里杀了年猪,每家都分了一大块,今天的饺子就是白菜猪肉馅儿的。

     “行!” = 饭后,落雪越下越大。

     今天放假,不用学习的陈弄墨被秋华妈妈裹成了粽子,跟着哥哥们一起往生产队公房出发。

     公房是秋收暂时存粮的地方,也是集体劳作的屋子,地方很大,墙面也高。

     每次公社放映员过来放电影的时候,都会选在这里。

     除夕过节,老书记很是磨了一番嘴皮子,才争取到今天放映电影的机会。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消息传播的比陈弄墨以为的要快的多,等他们兄妹几人穿着新皮靴,扛着小板凳,从山脚赶到公房时,里头已经挤挤挨挨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