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断线针

关灯
    煤油灯在铁皮罐里摇晃,墙上的人影时而交颈时而分离。

    李秀兰数到第三十七次断针时,窗外的梆子声正敲过三更。

    张卫东蹲在漏风的门板后,看月光把缝纫机的倒影拉长成瘦骨嶙峋的怪物。

     "又断了。

    "秀兰捏着扭曲的针尖,断口处泛着诡异的蓝光。

    这批从上海黑市淘来的德国针,本该是应对港商加单的秘密武器,此刻却在缝制第三百条皮带时集体叛变。

    卫东接过断针在磨刀石上蹭,火星溅进盛着鱼胶的搪瓷盆,腾起的青烟里有股杏仁苦味。

     破晓时分,杨建国踹开木门,军大衣上结着霜花。

    他带来的放大镜照出针孔里的玄机——细若蛛丝的刻痕沿着针槽螺旋而下,像被毒蛇亲吻过的伤口。

    "有人做手脚。

    "他蘸着鱼胶在桌面画线,三条平行线交于某个遥远的坐标。

     秀兰突然扯开千层底布鞋的夹层。

    藏在那里的半张电路图泛着焦黄,与杨建国的线条严丝合缝。

    "是陈阿发。

    "她将鞋底按在图纸上,缺角的耳垂微微颤动,"去年他偷过供销社的二极管。

    " 卫东想起阿发腰间新别的BP机,镀铬外壳在暗巷里闪着蝮蛇般的冷光。

    那些断针的刻痕,分明是微型车床才能雕出的纹路。

    晨雾漫进屋内时,秀兰已经拆开缝纫机的铸铁底座,弹簧和齿轮在油污中排列成沉默的证词。

     他们是在第七天夜里截住阿发的。

    温州城飘着冰雨,秀兰的布鞋在柏油路上打滑,鞋头的梅花补丁吸饱雨水,每一步都溅起细碎的血色浪花。

    陈阿发蹲在瓯江边的走私船旁,手里的管钳正在撬装电子元件的木箱。

     "皮带扣的弹簧钢。

    "秀兰的声音比江水还冷,"掺了硫化物的轴承钢。

    "阿发转身时,船上的探照灯扫过他畸变的右手——拇指与食指间结着紫黑的痂,正是接触劣质化学剂的铁证。

     卫东的拳头比思绪先动。

    阿发后仰时,怀里的断针天女散花般洒向江面。

    秀兰却扑向木箱,千层底布鞋在湿滑的甲板上刮出刺耳尖啸。

    当管钳砸向她后脑时,卫东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工具——是镀铬的皮带扣模具改装的凶器。

     江风裹着咸腥灌进鼻腔。

    秀兰在坠江前的刹那扯住阿发的假领,尼龙布料撕裂声混着落水声炸开夜幕。

    卫东的指尖擦过她发梢的鱼胶味,只抓住半截泡发的鞋带。

     那夜瓯江涨潮。

    搜救队的探照灯扫过水面时,卫东正跪在烂泥里拼凑秀兰的布鞋。

    鞋底的百纳布被江水冲散,1978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1982年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黏连成荒诞的拼贴画。

    杨建国用改装的金属探测器扫描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