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关灯
    令年质问他:“你这半年,就天天躺在床上抽烟吗?” 杨廷襄皱眉道:“我还能怎么样?”说着,把头发耙了耙。

    被软禁这半年,也不能说全无好处,他头发长了,皮肉白净了,少了鲁莽气,还显出几分清秀来。

    随手把杨文庆写了一半的帖子拽过来,装模作样地一看倒有一半的字是他不认得的。

    杨廷襄说:“写的不错。

    ”一抬手,把杨文庆打发了,说:“去跟金波说,晚上我要约李师长喝酒。

    ” 等帘子放下后,令年坐在杨文庆的书桌前,把那一只很小的皮箱在地上打开。

    她来之前,李师长照例是叫人搜过身的,自然也看到了皮箱里那一摞的银票,但检查过后,一切财物,都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

    令年把它推到了杨廷襄面前,说:“上海的家里,除了那个宅子不能马上脱手,其他的我都折价卖出去了。

    这里是所有的钱。

    ” 杨廷襄近年财运很好,这些家产大略点一点,也有七八十万之数。

    但他脸上无动于衷,把烟袋拾起来,望着墙上挂的画,抽了一会烟,说:“你先收着吧。

    这里倒不怕遭贼。

    ” 令年说:“请你自己收着吧。

    蔡督军虽然现在不肯收,但底下还有李师长,还有诸多看守的士兵,你有钱伴身,总要好一些。

    ” 杨廷襄当然不傻,眼睛往她脸上一望,“你什么意思?” 令年说:“现在云南已经公然独立于北京政府了,不论你投不投敌,上海是回不去了。

    你也要为以后打算吧?” 一个带兵的旅长,被困在这宅子里半年,就算是头老虎,也蔫了。

    杨廷襄抽着烟,轻描淡写地说:“以前走投无路,落到只能去做土匪。

    现在,更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还有命在,总有混出去的一天。

    ” 令年说:“你不打算跟蔡督军投诚吗?” 杨廷襄鼻子哼一声,说:“蔡督军,如果不是靠着祖荫,他凭什么当督军?一个年轻的洋学生而已。

    革命党我也抓过几个,嘴上是一套套的,硬骨头没有几个。

    现在不过是小打小闹,我投他们,那简直就是个傻子。

    走着瞧吧,横竖他没打算要我的命。

    哼,假如他敢一枪把我崩了,和上海也决裂,那我倒佩服他。

    ” 令年说:“假如蔡督军不伤你,但是关你十年八年,怎么办呢?” 杨廷襄嘴很硬,说:“我才三十岁,他关我十年,我头发还没白,马能骑,枪也能打,怕什么?”说完,将眼皮一撩,见令年坐在书桌前,离自己好几步远,男人身陷囹圄,女人千里寻夫,换做戏里唱的,即便不抱头痛哭,也要互诉衷肠一番,看令年的姿态,好像要跟自己展开谈判似的,杨廷襄狐疑地说:“是窦派你来的,还是蔡?” 令年望着他,隔了一会,说:“是玉珠发电报,我才回来的。

    你是大丈夫,有雄心壮志,十年八年的牢狱之灾,都不放在心上。

    女人的青春耽误不起,你放玉珠走吧。

    ” 杨廷襄很警觉,眉头立即一拧,“她怕我牵连她,还是外头有人了,托你来跟我求情?” 令年说:“是我自己要求你的。

    你在云南,我在国外,这几个月,玉珠把家里料理的很好,你欠她一份情。

    当初玉珠嫁给你,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到现在,你也不见得对她有多少感情,何必要强留她?” 杨廷襄把烟袋拿在手里,望着令年冷笑道:“我早知道,姚玉珠这个女人趋炎附势,我如果落难,迟早她会跟别人跑了。

    她爱走便走,爱留便留,我不在乎。

    不过,你是一向‘只管自家门前雪’,怎么也会替她求起情来?莫非你是借玉珠的由头,想要来试探我?” 令年说是,把离婚书和报纸都推到杨廷襄面前,说:“这里是我签好的离婚书,报纸上也登了公告,我想还是要亲口来告诉你一声。

    ” 杨廷襄虽然心里隐隐有了预感,被她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