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老侯心头一震,胸腔里热流乱涌,他怔怔地将手伸出去想要碰一碰,害怕是幻象,行动到半途,手又顿住,凝固于空中。

     “这,这是陛下所写?”老侯抖动唇瓣,指着信纸不敢相信。

     “正是。

    ” 泪水直直涌出眼眶,老侯无语凝噎。

     夏家世代从军为君王抛头颅,洒热血,男丁近绝,到了夏起元终于博到高位厚禄,却在这时被他的君主忌惮,在外征战时派遣不懂军情的文官前来制挟,胡乱指挥,白送夏家军几千条性命。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幸夏家只是散了,与他们共同征战的将军家却是倒了,冠以延误军机之名处死的,谋逆之心株连的,先帝的狭隘与忌惮使得军中尽是血色。

     这回似乎不同,陛下她未理会任何谗言,她说不必担心。

     夏承烈知道作为女子登位有多难,他难以想象她是顶着多大的压力坚持下来的,她就在幽州,只要她下令退军,驻军绝不敢不从,可她没有。

     思及此,夏承烈决然道:“有主如此,夫复何求?我愿为陛下开疆拓土,纵君有疑,九死无悔!” 哪怕陛下后面怀疑他,误信小人打压他,他也要为陛下扫平一切阻碍。

     “我亦如此!”老侯握拳随言。

     西戎,等着吧! * 徐璎交代的任务徐琅一直没有头绪,夏承烈即将回来,茶楼里说书先生的惊堂木打得啪啪响,她灵光乍现,立时抓住时机和幽州刺史打配合,命令府衙官吏组织百姓在大槐树下集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夏承烈的功勋。

     徐琅找了几个说书人编写故事,选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结构,在充满趣味的故事里编入对皇帝的吹捧与赞赏,这样能让百姓极大程度地理解与接受。

     困扰她多日的难题就此解决,徐琅顺利将徐璎交代的事推进。

     有徐琅这个淮阳长公主压场,官吏们再不敢摆架子,别看刺史都弯着腰满脸笑容吗,小官儿们更是夹紧尾巴,对百姓客客气气的,作出亲和爱民模样。

     从前只见小吏们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