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阅卷
关灯
小
中
大
的上层食利阶级越来越庞大,占据越来越多的土地、财富、权势,贫者无立锥之地,于是如叶子牌一样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土地财富权势。
杨植接着称赞了皇明太祖驱除鞑虏再造华夏,立下万世不移之功。
但是如今气候转寒,此乃外因;大明的上层食利阶级的土地财富权势日益增长,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针对嘉靖认为上层阶级越来越没有纲纪,下层民众的风俗越来越不纯洁,杨植认为本来就是如此! 随着大明的各种战争工具、生产工具越来越发达,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眼界越来越高,自然会有更多的欲望! 武人的梦想是封侯拜将,文人的梦想是执掌权柄安定天下,这个欲望是对的。
所以大明应该放眼天下,拓展海外,把内部的矛盾在海外解决。
除了引经据典外,策论里面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知识,说朝鲜日本农民培育了寒带水稻、佛郎机人在海外扶桑发现金鸡纳树,树皮可治疟疾,不怕南洋瘴疠;老挝有矿,其名为甲,可以使粮食结实饱满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针对嘉靖之“夫因革之宜必端其本而后可以不紊”,杨植给皇帝的建议就是:气学也是格物致知,格物穷理,但气学认为气是客观的,气生理。
先要了解客观事实,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说本生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无逃于天地之间!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要认识到天理就是端其本,纲举目张。
然后说“奉常以处变,变而不失去其常”,天下之势是变化的,人心是变化的,先认清客观事实,才能政治改革,大政方针要符合客观事实。
策论里面的论点、论据乍听起来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但是却完全有出处,上古时代的叙述见诸于墨子韩非子吕览孟子礼记尚书等典籍,气候变化见诸于前后汉书、三国志、隋书、新旧唐书、宋书等史书。
最后给嘉靖的战略建议就是北守南攻,海外拓展。
如今甘肃一个省的人口都没有苏州一个县多,甘肃全省的财富还不如松江府华亭县。
陕甘宁晋豫根本不可能支持三边进攻,塞外就是破地方,搞不了农业可以搞工业,鄂尔多斯部有煤、铁,甘肃有铁,海西鞑子有盐,分离出来的甲矿可以肥田。
两京十三省的官员怕开矿引起斗殴,见矿就封,那大明上化外之地开矿去。
嘉靖只停过一次经筵,即位以来给他讲课的都是博学鸿儒,但没有一个讲师讲过策论里的东西。
嘉靖看了第二遍后,沉默不语,半晌后御音亲启问道:“会元的卷子呢?” 杨廷和赶紧把总排位第四,二甲第一的李舜臣卷子递给张佐。
嘉靖看后不置可否,又让张佐送还杨廷和。
殿内没有声音,嘉靖扫视一圈御座下十四名读卷官,然后目光看着罗钦顺。
自小与嘉靖一起长大的伴读太监黄锦心领神会,从嘉靖身旁上前一步问道:“罗掌院,你怎么看这份策论?” 御前大臣从来不会问一句答一句。
罗钦顺站起身,躬身回道:“启奏陛下,实不相瞒,此考生乃微臣弟子杨植也!杨植乃中都锦衣卫官籍,曾受命于中都镇守太监办差接触过外洋客商,在南京锦衣卫历事时随军东征,是以熟知海外国情! 杨植此策论,基调是气学观点,强调气生理,气是客观的、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规律,由格客观之物才能知其运动之理。
至于策论说上古三代如蛮荒野人,制度简陋;以及北守南攻拓展海外云云,微臣并不赞同。
” 黄锦见嘉靖目光转移,于是点名老乡孙交。
孙交起身离座答道:“此考生目光广阔,所虑深远,很多措施具有现实可行性!只是策论诋毁三代,微臣亦不认可!但小眚不掩大德,诚诚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接着嘉靖看向杨首辅,杨廷和不慌
杨植接着称赞了皇明太祖驱除鞑虏再造华夏,立下万世不移之功。
但是如今气候转寒,此乃外因;大明的上层食利阶级的土地财富权势日益增长,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针对嘉靖认为上层阶级越来越没有纲纪,下层民众的风俗越来越不纯洁,杨植认为本来就是如此! 随着大明的各种战争工具、生产工具越来越发达,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眼界越来越高,自然会有更多的欲望! 武人的梦想是封侯拜将,文人的梦想是执掌权柄安定天下,这个欲望是对的。
所以大明应该放眼天下,拓展海外,把内部的矛盾在海外解决。
除了引经据典外,策论里面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知识,说朝鲜日本农民培育了寒带水稻、佛郎机人在海外扶桑发现金鸡纳树,树皮可治疟疾,不怕南洋瘴疠;老挝有矿,其名为甲,可以使粮食结实饱满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针对嘉靖之“夫因革之宜必端其本而后可以不紊”,杨植给皇帝的建议就是:气学也是格物致知,格物穷理,但气学认为气是客观的,气生理。
先要了解客观事实,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说本生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无逃于天地之间!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要认识到天理就是端其本,纲举目张。
然后说“奉常以处变,变而不失去其常”,天下之势是变化的,人心是变化的,先认清客观事实,才能政治改革,大政方针要符合客观事实。
策论里面的论点、论据乍听起来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但是却完全有出处,上古时代的叙述见诸于墨子韩非子吕览孟子礼记尚书等典籍,气候变化见诸于前后汉书、三国志、隋书、新旧唐书、宋书等史书。
最后给嘉靖的战略建议就是北守南攻,海外拓展。
如今甘肃一个省的人口都没有苏州一个县多,甘肃全省的财富还不如松江府华亭县。
陕甘宁晋豫根本不可能支持三边进攻,塞外就是破地方,搞不了农业可以搞工业,鄂尔多斯部有煤、铁,甘肃有铁,海西鞑子有盐,分离出来的甲矿可以肥田。
两京十三省的官员怕开矿引起斗殴,见矿就封,那大明上化外之地开矿去。
嘉靖只停过一次经筵,即位以来给他讲课的都是博学鸿儒,但没有一个讲师讲过策论里的东西。
嘉靖看了第二遍后,沉默不语,半晌后御音亲启问道:“会元的卷子呢?” 杨廷和赶紧把总排位第四,二甲第一的李舜臣卷子递给张佐。
嘉靖看后不置可否,又让张佐送还杨廷和。
殿内没有声音,嘉靖扫视一圈御座下十四名读卷官,然后目光看着罗钦顺。
自小与嘉靖一起长大的伴读太监黄锦心领神会,从嘉靖身旁上前一步问道:“罗掌院,你怎么看这份策论?” 御前大臣从来不会问一句答一句。
罗钦顺站起身,躬身回道:“启奏陛下,实不相瞒,此考生乃微臣弟子杨植也!杨植乃中都锦衣卫官籍,曾受命于中都镇守太监办差接触过外洋客商,在南京锦衣卫历事时随军东征,是以熟知海外国情! 杨植此策论,基调是气学观点,强调气生理,气是客观的、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规律,由格客观之物才能知其运动之理。
至于策论说上古三代如蛮荒野人,制度简陋;以及北守南攻拓展海外云云,微臣并不赞同。
” 黄锦见嘉靖目光转移,于是点名老乡孙交。
孙交起身离座答道:“此考生目光广阔,所虑深远,很多措施具有现实可行性!只是策论诋毁三代,微臣亦不认可!但小眚不掩大德,诚诚赤子之心,溢于言表!” 接着嘉靖看向杨首辅,杨廷和不慌